风险提示:防范以“虚拟货币”“区块链”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。
当前位置: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加密支付卡乱纪元,一场难以持久的生意经?

2025-05-18 18:40

利好0利空0

「纯 U 卡」的出局只是时间问题,更宽泛的「卡+」服务,会是这场周期更迭中的例外么?撰文:Web3 农民 Frank你手里现在有多少张「U 卡」?从早期的 Dupay、OneKey Card,到交易所 Bitget 和 Bybit 推出的 Card,再到 Infini、Morph 和 SafePal 的加密支付卡服务,甚至 Coinbase、MetaMask 也纷纷入局,今年以来,瞄准 PayFi 叙事的加密支付卡(U 卡)几乎成了 Web3 项目方的标配。在新一轮玩家跑马圈地之下,各类 U 卡的宣传推文和评测信息铺天盖地,一度让人回想起当初满大街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,琳琅满目的选项也让市场的关注点从可用性发散,逐渐细化为注册 / 使用门槛、费率等维度的对比选择,试图在「卡海」中找到性价比之王。只不过,若拉长时间维度观察,会发现 U 卡赛道表面繁荣,依旧无法掩盖其底层的脆弱性。说白了,一张 U 卡的生命周期,有时不见得比一些 meme 币更长:跑路、关停、卡片置换的案例不胜枚举,上一轮浪潮中的大多数加密支付卡玩家早已销声匿迹。原因也简单,安全合规,始终是悬在所有 U 卡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除了高度仰赖渠道银行的加密业务合规意愿,U 卡本身亦存在天然架构缺陷——资金池托管权在服务商手里,这对运营能力和道德水准都是极大的考验,合作银行和服务商任何一方出现问题,用户就可能成为无辜的炮灰…而对当下的「百团大战」而言,U 卡们底层的费率成本大多趋同,用户体验往往依赖于补贴、高息等措施,但这些短期的激励手段明显并不能构建起真正的长期竞争力,一旦补贴退坡,面对同质化的绑卡消费服务,用户很难讲会对哪一家品牌有长久的忠诚度。因此随着传统 U 卡模式逐渐暴露天花板,一些加密支付卡服务开始涌现出新的变量,从理财、银行账户等多维度开展一些有意思的尝试:譬如明星项目 Infini 的「卡 + 理财」形态,通过链上 DeFi 配置,为用户存入的 Crypto 资产提供托管生息收益;老牌钱包 SafePal 的「卡 + 银行账户」形态,允许用户真正持有个人实名的瑞士银行账户,实现欧元 / 瑞郎框架下的海外券商 /CEX 出入金体验。客观来讲,未来更宽泛的「卡 +」服务能否真正走出周期、成为例外,目前仍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,但可以肯定的是,只有那些能够在安全性、合规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取得平衡的加密支付卡项目,或许才有可能在这场「乱纪元」中打破「短命」的魔咒。

免责声明:
1.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2. 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。

热门币种

币种

美元价格

24H涨幅

BTC比特币

64131.97 USDT¥456683.75

-0.04%

ETH以太坊

2753.92 USDT¥19610.66

-0.1%

USDT泰达币

1.0005 USDT¥7.1245

0.05%

BNB币安币

573.3 USDT¥4082.46

-0.83%

SOLSolana

159.08 USDT¥1132.8

0.21%

XRP瑞波币

0.5992 USDT¥4.2669

-1.58%

USDCUSD Coin

0.9994 USDT¥7.1167

0%

TONToncoin

5.7741 USDT¥41.1173

1.23%

DOGE狗狗币

0.1096 USDT¥0.7804

-1.35%

TRX波场

0.1644 USDT¥1.1706

3.66%